当前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带头人们  >  

我在脱贫攻坚一线当排长

发布时间:2020-10-22 10:04:48 来源:团结报

蒙泽敏(左一)与贫困户交谈。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下司镇有个星朗村,虽有诗一般的名字、画一样的风景,但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主要依靠传统水稻种植过日子,生活较为困难。这里也是我两年来魂牵梦绕、夙夜在心的地方。

2018年底,应独山县领导之请,我前往星朗负责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并于2019年2月12日,被独山县正式任命为星朗村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尖刀排排长,我的扶贫故事也由此开始。

扶贫先扶志,聚力先聚心。去年正月初九(2月13日,编者注),我主持了星朗村第一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座谈会。真心换真情,乡亲们打开话匣子,纷纷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村干部郭荣坤提供的“两广入夏后蔬菜供应紧张”信息引起我的关注。我利用早年赴沿海地区采风创作报告文学作品结下的人脉资源,成功从南宁引进蔬菜种植客商,2月22日顺利在星朗流转土地250余亩,规模种植西葫芦。8月,我和郭荣坤又重点引进秋冬青菜苔、紫菜苔。今年春节疫情防控期间,星朗1800余亩菜苔每天都源源不断运往两广,有力支持了当地疫情期间新鲜蔬菜的供应。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为打开工作局面,我带领18位尖刀排战友与6位村干部,用38天时间走遍了星朗村18个网格43个自然寨的家家户户,全面掌握村情民情。一方面,我们积极培养壮大星朗经济。发动群众养猪致富,引进年出栏分别2500头的养猪场三个;发动群众种桑养蚕,实现全村种桑4800亩养蚕6批,产值1860万元,涵盖4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就业500余人;引进板蓝根种植产业,种植面积达2300亩,每亩实现纯收入4360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星朗风光秀丽,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先后联系多位商界人士、文化学者到星朗村开展旅游产业考察,引进企业投资开发朗月湖景区,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康养、山地观光、农耕体验、特色民俗为复合元素的新型旅游业态。

危房改造是星朗脱贫攻坚工作的又一大难题。在摸排全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时,尖刀排以高度的责任感,逐一排查信息,逐个解决问题。根据排查情况,通过程序新增了胡正能、莫万辉等7户危改户。胡正能激动地说:“在蒙排长的亲自关心下,我家马上就能住上安全住房了,一家人十分开心!”

在改造莫邦武家的危房时,由于土地紧张,我带领战友们多次上门工作,在莫邦武胞兄的现有平房屋顶加层建设,彻底解决了莫邦武家的危改难题,实现了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改造成本、增进家庭和睦的多重效果。

在实施郑成益、万家国两户的危房改造时,我和战友们创造性地将闲置已久的原村小教学点校舍作为村级安置点进行全面修缮和升级改造,使这两户4口人一分钱不花就有了安全住房,既盘活了国有资源,又节约了危改资金。50多岁的万家国和他70多岁的老母亲看着修缮一新的安全住房,都高兴地说:“我们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我的带动下,尖刀排的同志们冒酷暑顶烈日,在全村绘制墙画、书写标语、平整场地、硬化道路,星朗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由我对接的拉偶组荣获下司镇“文明示范村民组”荣誉称号。

2019年9月下旬,贵州通过第三方对独山脱贫攻坚进行预评估,全县入户样本300户中,星朗村抽检入户达127户,占全县入户样本量的42.3%。星朗村尖刀排以扎实高效的工作赢得了上级认可,为独山县高质量顺利通过省预评估尽了一份力。对此,我感到十分自豪和荣幸!

今年3月,星朗村已随独山县退出贫困序列,但我的心中却始终留有一份遗憾——从尖刀排驻地去家里也就十六公里,但我经常两三个月都没能回家中看望高龄的父母一次!2月初,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在星朗值守,直到他住院后我才回家探望,却不想成了最终告别。(蒙泽敏

(作者系民革党员、黔南州社科联副主席,曾任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尖刀排排长)

[ 责任编辑:赵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