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  代表话语  >  

全国人大代表田红旗: 加快构建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1-03-10 17:03:12 来源:团结网

一流大学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原始创新主战场、技术创新策源地、国际合作桥头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力量。

随着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加速调整,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对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田红旗看来,目前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新使命要求,进一步适应新型举国体制下开展有组织科研的迫切需求,亟待加速构建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为此,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她建议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基础科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催生新的科学革命,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工程学等大幅度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发展孕育新的技术革命,材料科学的前沿进展为诸多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科技创新跨学科跨界融合特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田红旗认为应统筹科技力量,开展集成攻关和协同研究。

如何统筹?田红旗认为:对每所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重构,提升开展前沿交叉研究的能力;同时,做好不同大学之间优势互补的顶层设计,形成集中高效可持续的创新体系。支持一流大学在承建国家级科研平台中发挥更多更大作用,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投向中西部一流大学。

“目前,国家级科研平台投入主体分散,管理主体多,很难顺应新型举国体制下有组织的科研。在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组优化布局中,应将一流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作为重点考虑元素。”田红旗强调。

针对科技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各创新主体间融合深度不够,尤其是科技投入存在“多头管理”“各管一段”“各管一块”等问题,田红旗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研究、静心治学的良好条件环境,切实减少每年用在项目申报上的大量时间。同时,遵循人才成长周期性规律,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田红旗认为,还应倾力构建破立并举的评价体系,激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营造扬清激浊的科技创新生态。“在一流大学评估中,要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突出一流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万李娜)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