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  委员之声  >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泽华:为新业态劳动者织好“安全网”

发布时间:2021-03-11 18:22:58 来源:团结网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不断成长壮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31万人、同比增长1.3%,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同比增长7.7%。

任何新事物在发展初始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问题。“新就业形态当前最突出的就是劳动者保障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泽华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对新就业形态提出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的嘱托。2020年,欧阳泽华组织了民革四川省委会相关专委会就“关注新兴青年群体 保障快递小哥权益”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方面,存在职业伤害保障难、个体维权诉求难、人才培养提升难等问题。

基于这些调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欧阳泽华建议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厚植新就业形态发展土壤。

欧阳泽华介绍说,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复杂,劳动合同签约率和“五险一金”参保率都较低,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已不适应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外卖小哥等快递行业劳动者、网约护士等上门服务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对此,他建议消除社会保险制度性障碍,推动相关政策和制度完善,探索建立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量身打造专项商业保险,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织好“安全网”。

个体维权诉求难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没有行业协会或专门的工会组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维权服务,更没有正常的平台渠道表达其利益诉求,部分从业人员对工作城市的归属感与融入感不强。”欧阳泽华表示。

他建议建立健全劳动权益维护机制,完善劳动合同,建立协商机制,畅通维权渠道,坚持多元共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提供“庇护所”。

欧阳泽华认为,现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主要聚焦于传统行业的技能培养,未能适时匹配互联网平台发展催生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岗位的技能需求,很多新型就业人员是“无师自通”或“自学成才”。

针对人才培养提升难问题,他建议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人才福利体系,打造新就业形态的人才“蓄水池”。(万李娜 郭权祺)

[ 责任编辑:李艳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