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读与思
发布时间:2022-04-19 10:55:06 来源:团结报
《滕王阁序》又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篇极负盛名的骈文。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新唐书》记载,王勃九岁作《指瑕》,纠正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一时声名鹊起。
王勃年幼成名,难免为人骄狂。不久后,王勃因文自负与皇子起了纠纷,这让唐高宗十分生气,遂将王勃轰出王府。此后,王勃虽谋取虢州参军的小官,却依然故我,与同僚关系恶劣,最后因杀了一个官奴而获死罪,幸运赶上大赦方才死里逃生。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其主要文学成就却是骈文。王勃的骈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其中最负盛名者当属这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后李元婴受封为滕王,人们以其封号为名。此阁历史上屡毁累建,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据《新唐书》载,当年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宴请群僚,王勃恰巧路过此地,也参加了宴会。都督事先嘱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了一篇序文,准备在宴会上炫耀。宴会开始后,都督假意让大家写,大家委婉推辞,只有王勃提笔就写。都督气得借故离席,可他又想知道这小子到底能写点啥,就让手下看着,时时来报。随着王勃文字渐入佳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报完,都督拍案叫绝,“天才也!”于是请王勃留下了这篇千古奇文。
《滕王阁序》开篇从对南昌的介绍入手,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赞美。这里河流众多,王勃用了四个动词“襟、带、控、引”,将此地写出了一种指点江山的王者之气。
王勃开始赞美滕王阁所在地的人才济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气,上彻于天。后来在古属豫章郡丰城,找到龙泉、太阿二剑,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二是东汉豫章有位隐士徐孺子,德行高洁,当时的名士豫章太守陈蕃不接待宾客,只为徐孺子专设一榻,等他走了,就把这榻悬挂起来。
王勃用飞天一般的视角,将滕王阁所处环境做了华美描述。江水清透、烟凝暮山,在这一浓一淡之中,王勃出现了,他乘着船、驾着马车在山水间行走。文章至此,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文字和音韵,而是构筑了一幅秋日的行旅图。
王勃从这画中走来,走进滕王阁。从下看上去,滕王阁好像是仙境楼阁,“层峦耸翠,上出重霄”,而从阁上往下看,则是“飞阁翔丹,下临无地”。王勃的视角迅速转换,让高耸入云的楼阁悬浮在读者眼前。
打开雕饰精美的门窗,水天一体,流光溢彩,无边秋色映入眼帘。壮阔的自然、繁华的市井使人目不暇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一出,让整个画面都动了起来。其实这句为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句,实为点石成金之功。作者没有在这里止步,“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又给这动态的画面增加了声效。
受到人文与自然景观的震撼,作者用四字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将文章转至抒发自己的胸臆。在群英荟萃的宴席上,作者感慨万千。王勃以“嗟乎”打开了自己倾诉的闸门。此部分几乎句句用典,将历史上怀才不遇之人罗列了一遍,又用一字句“勃”将谈古人转至谈论自己,表示自己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在这里,王勃表达了虽遭挫折而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气馁、不退缩,从而将文章的气度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
王勃极富才华,志向高远,在青年时期便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许是受美景与盛宴的激荡,在滕王阁,王勃的感情喷薄而出,洋洋洒洒,汇成这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在欣赏美文美景的同时,我们不禁思索:如何对待人生的曲折历程?没有人能永远顺风顺水,就如同当年的王勃。特别是在遭遇困厄、挫折时,我们该如何自处?
首先,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特别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因冲动而急躁、因疏忽而失误,比如待人接物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王勃的恃才狂放导致他屡受挫败,他倘若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来给自己定位,或许会有不同的人生结局。
其次,要永葆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能力,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即使暂时遭遇人生低谷,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相信必然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最后,要积极进取、久久为功。只有积累坚实的基础,在机会到来时方可脱颖而出。(朱莉莉,系黄山书社人文学术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经典品读
滕王阁序(节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支部共读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

支部开展团结读书会活动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成立于1985年2月,现有党员64名。
支部多次被民革贵阳市委会评为参政议政先进组织。2019年,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示范支部。支部与民革上海市奉贤区第三支部、民革浙江省直七支部、民革济南山师附中支部、民革太原尖草坪区二支部等缔结为友好支部,结对共建。支部党员之家于2019年8月成立。
自2011年至今,支部每年组织开展“同心助学——翔飞奖学助教”系列活动,得到民革中央、民革贵州省委会、民革贵阳市委会和社会的认可,现已成为民革贵阳市委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在民革贵州省委会和民革贵阳市委会的关怀指导下,支部全体党员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注入新思想、拓展新思路,以实际行动开创支部建设新的篇章!
主委致辞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主委 万杨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上至先秦、下至明清,涵盖四书五经、诗歌、辞赋、小说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学习、品读这些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
支部有幸参与此次团结报社策划开展的“与经典对话与时代同行”团结读书会活动,党员代表们集聚一堂,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与经典对话,希望借此丰富文学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进而找寻生活的底蕴、人生之价值。今天,让我们重温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所著的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一起感受其中的魅力与启迪。
学习感悟
支部党员杨秀璧:
《滕王阁序》全文近乎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六句为多,对仗工整,句式错落、节奏分明、辞采华美、用典自然、简练含蓄,有着极高的艺术境界,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堪称“千古第一骈文”。
读罢此文,虽沉醉于作者描写的江南美景久久不能自拔,然而从作者的“嗟乎”和“呜乎”中更加感慨人世沧桑和生活不易,人生本就不会一帆风顺,顺境时不应得意忘形,不能因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身处逆境时更没有必要悲伤失望,只有直面挫折、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得到成长,最终迎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重读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支部党员杨钦: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几百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使用了大量典故,却酣畅淋漓地描写了所见的景物以及王勃的所思所想。在佩服他广阔想象力的同时,我们也被他精妙的语言所折服。
《滕王阁序》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节奏感,同时运用了大量对比句、排比句,也有很多生僻字,虽然这些字词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我们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探索、想象古时人们聚会时的场景。
在《滕王阁序》的后篇,王勃更是表露了自己远离京城、落寞流落之情。其后紧跟的四个典故又表达出年轻的王勃在此次宴会上受宠若惊、自怨自艾的复杂心理,并且表达了他的报国之志和远大抱负。
人生失意后,是需要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命运有时是不公平的,拥有乐观的心态,会使人的心胸更加宽广,不会因为失败而痛苦。心中有希望,才会有动力,使人继续不断向前。积极的心态使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超越自我,最终走向成功。
[ 责任编辑:丁咪 ]
《滕王阁序》又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篇极负盛名的骈文。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新唐书》记载,王勃九岁作《指瑕》,纠正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一时声名鹊起。
王勃年幼成名,难免为人骄狂。不久后,王勃因文自负与皇子起了纠纷,这让唐高宗十分生气,遂将王勃轰出王府。此后,王勃虽谋取虢州参军的小官,却依然故我,与同僚关系恶劣,最后因杀了一个官奴而获死罪,幸运赶上大赦方才死里逃生。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其主要文学成就却是骈文。王勃的骈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其中最负盛名者当属这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后李元婴受封为滕王,人们以其封号为名。此阁历史上屡毁累建,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据《新唐书》载,当年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宴请群僚,王勃恰巧路过此地,也参加了宴会。都督事先嘱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了一篇序文,准备在宴会上炫耀。宴会开始后,都督假意让大家写,大家委婉推辞,只有王勃提笔就写。都督气得借故离席,可他又想知道这小子到底能写点啥,就让手下看着,时时来报。随着王勃文字渐入佳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报完,都督拍案叫绝,“天才也!”于是请王勃留下了这篇千古奇文。
《滕王阁序》开篇从对南昌的介绍入手,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赞美。这里河流众多,王勃用了四个动词“襟、带、控、引”,将此地写出了一种指点江山的王者之气。
王勃开始赞美滕王阁所在地的人才济济,“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气,上彻于天。后来在古属豫章郡丰城,找到龙泉、太阿二剑,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二是东汉豫章有位隐士徐孺子,德行高洁,当时的名士豫章太守陈蕃不接待宾客,只为徐孺子专设一榻,等他走了,就把这榻悬挂起来。
王勃用飞天一般的视角,将滕王阁所处环境做了华美描述。江水清透、烟凝暮山,在这一浓一淡之中,王勃出现了,他乘着船、驾着马车在山水间行走。文章至此,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文字和音韵,而是构筑了一幅秋日的行旅图。
王勃从这画中走来,走进滕王阁。从下看上去,滕王阁好像是仙境楼阁,“层峦耸翠,上出重霄”,而从阁上往下看,则是“飞阁翔丹,下临无地”。王勃的视角迅速转换,让高耸入云的楼阁悬浮在读者眼前。
打开雕饰精美的门窗,水天一体,流光溢彩,无边秋色映入眼帘。壮阔的自然、繁华的市井使人目不暇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一出,让整个画面都动了起来。其实这句为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句,实为点石成金之功。作者没有在这里止步,“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又给这动态的画面增加了声效。
受到人文与自然景观的震撼,作者用四字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将文章转至抒发自己的胸臆。在群英荟萃的宴席上,作者感慨万千。王勃以“嗟乎”打开了自己倾诉的闸门。此部分几乎句句用典,将历史上怀才不遇之人罗列了一遍,又用一字句“勃”将谈古人转至谈论自己,表示自己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在这里,王勃表达了虽遭挫折而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气馁、不退缩,从而将文章的气度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
王勃极富才华,志向高远,在青年时期便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许是受美景与盛宴的激荡,在滕王阁,王勃的感情喷薄而出,洋洋洒洒,汇成这篇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在欣赏美文美景的同时,我们不禁思索:如何对待人生的曲折历程?没有人能永远顺风顺水,就如同当年的王勃。特别是在遭遇困厄、挫折时,我们该如何自处?
首先,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特别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因冲动而急躁、因疏忽而失误,比如待人接物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王勃的恃才狂放导致他屡受挫败,他倘若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来给自己定位,或许会有不同的人生结局。
其次,要永葆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能力,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即使暂时遭遇人生低谷,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相信必然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最后,要积极进取、久久为功。只有积累坚实的基础,在机会到来时方可脱颖而出。(朱莉莉,系黄山书社人文学术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经典品读
滕王阁序(节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支部共读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
支部开展团结读书会活动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成立于1985年2月,现有党员64名。
支部多次被民革贵阳市委会评为参政议政先进组织。2019年,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示范支部。支部与民革上海市奉贤区第三支部、民革浙江省直七支部、民革济南山师附中支部、民革太原尖草坪区二支部等缔结为友好支部,结对共建。支部党员之家于2019年8月成立。
自2011年至今,支部每年组织开展“同心助学——翔飞奖学助教”系列活动,得到民革中央、民革贵州省委会、民革贵阳市委会和社会的认可,现已成为民革贵阳市委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在民革贵州省委会和民革贵阳市委会的关怀指导下,支部全体党员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注入新思想、拓展新思路,以实际行动开创支部建设新的篇章!
主委致辞
民革贵阳市委会直属二支部主委 万杨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上至先秦、下至明清,涵盖四书五经、诗歌、辞赋、小说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学习、品读这些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
支部有幸参与此次团结报社策划开展的“与经典对话与时代同行”团结读书会活动,党员代表们集聚一堂,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与经典对话,希望借此丰富文学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进而找寻生活的底蕴、人生之价值。今天,让我们重温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所著的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一起感受其中的魅力与启迪。
学习感悟
支部党员杨秀璧:
《滕王阁序》全文近乎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六句为多,对仗工整,句式错落、节奏分明、辞采华美、用典自然、简练含蓄,有着极高的艺术境界,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堪称“千古第一骈文”。
读罢此文,虽沉醉于作者描写的江南美景久久不能自拔,然而从作者的“嗟乎”和“呜乎”中更加感慨人世沧桑和生活不易,人生本就不会一帆风顺,顺境时不应得意忘形,不能因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身处逆境时更没有必要悲伤失望,只有直面挫折、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得到成长,最终迎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重读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支部党员杨钦: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几百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使用了大量典故,却酣畅淋漓地描写了所见的景物以及王勃的所思所想。在佩服他广阔想象力的同时,我们也被他精妙的语言所折服。
《滕王阁序》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节奏感,同时运用了大量对比句、排比句,也有很多生僻字,虽然这些字词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我们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够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探索、想象古时人们聚会时的场景。
在《滕王阁序》的后篇,王勃更是表露了自己远离京城、落寞流落之情。其后紧跟的四个典故又表达出年轻的王勃在此次宴会上受宠若惊、自怨自艾的复杂心理,并且表达了他的报国之志和远大抱负。
人生失意后,是需要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命运有时是不公平的,拥有乐观的心态,会使人的心胸更加宽广,不会因为失败而痛苦。心中有希望,才会有动力,使人继续不断向前。积极的心态使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超越自我,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