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市海淀区政协
发布时间:2022-07-21 16:02:13 来源:团结网
团结报北京讯(记者 秦雪)7月15日上午,“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中央新闻单位及北京时间、千龙网等市属新闻单位近30位记者参加活动。
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勇,海淀区政协副主席李伟、赵小云、许云、曹先彬,海淀区政协秘书长张启兵,海淀区政协副秘书长、委员工作室主任刘玲以及部分居民代表、高校师生参加活动。
座谈会前,记者们走进石油共生大院等地,深入了解海淀区政协是如何以委员工作站为抓手,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采访团参观石油共生大院街区工作站。 秦雪 摄

采访团参观石油共生大院。
座谈会上,刘勇从整体上介绍立足工作实际,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中国式商量”新实践。他说,海淀区政协在贯彻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中,紧扣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深刻把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真谛,立足海淀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搭建多元平台,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有效服务全区中心大局,推动“中国式商量”在海淀形成生动实践。
刘勇介绍说,海淀区政协围绕“商量什么”,充分把握协商重点,比如,针对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开展3年大调研活动,形成32项专题调研报告、提出300余条建议,受到区委重视和肯定;针对“怎么商量”,积极搭建多元平台,目前一共建了8个类型的33个委员工作站;紧扣“谁来商量”,有效提升履职能力,比如,每年举办全体委员培训班、暑期读书班等,开展线上微课堂活动,帮助委员熟悉政协理论、掌握履职方法。
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党群工作办公室主任梁丽容介绍了委员工作站有关情况。她说,一直以来,学院路街道充分依托委员工作站阵地,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聚焦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协商,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群众需求;通过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平台,聚焦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协商议事、支招献策,有力推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变“组织委员”为“委员组织”,推动委员履职从会议履职走向社会履职、从被动履职走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走向团队履职,更加强化了委员责任担当。

座谈会现场。
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白洁,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施光海,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雨,海淀区政协常委、航天五院政治工作部副部长孙菽艺分别围绕履职相关情况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王衡作分享点评。
据了解,“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于14日上午启动,并在北京市政协、通州区政协、海淀区政协开展为期1天半的采访活动。随后采访团将前往广东、浙江、山东、安徽四省进行主题采访。
[ 责任编辑:程子豪 ]
团结报北京讯(记者 秦雪)7月15日上午,“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中央新闻单位及北京时间、千龙网等市属新闻单位近30位记者参加活动。
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勇,海淀区政协副主席李伟、赵小云、许云、曹先彬,海淀区政协秘书长张启兵,海淀区政协副秘书长、委员工作室主任刘玲以及部分居民代表、高校师生参加活动。
座谈会前,记者们走进石油共生大院等地,深入了解海淀区政协是如何以委员工作站为抓手,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采访团参观石油共生大院街区工作站。 秦雪 摄
采访团参观石油共生大院。
座谈会上,刘勇从整体上介绍立足工作实际,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中国式商量”新实践。他说,海淀区政协在贯彻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中,紧扣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深刻把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真谛,立足海淀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搭建多元平台,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有效服务全区中心大局,推动“中国式商量”在海淀形成生动实践。
刘勇介绍说,海淀区政协围绕“商量什么”,充分把握协商重点,比如,针对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开展3年大调研活动,形成32项专题调研报告、提出300余条建议,受到区委重视和肯定;针对“怎么商量”,积极搭建多元平台,目前一共建了8个类型的33个委员工作站;紧扣“谁来商量”,有效提升履职能力,比如,每年举办全体委员培训班、暑期读书班等,开展线上微课堂活动,帮助委员熟悉政协理论、掌握履职方法。
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党群工作办公室主任梁丽容介绍了委员工作站有关情况。她说,一直以来,学院路街道充分依托委员工作站阵地,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聚焦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协商,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贴近群众需求;通过搭建“群众家门口”的协商议事平台,聚焦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协商议事、支招献策,有力推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变“组织委员”为“委员组织”,推动委员履职从会议履职走向社会履职、从被动履职走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走向团队履职,更加强化了委员责任担当。
座谈会现场。
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白洁,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施光海,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雨,海淀区政协常委、航天五院政治工作部副部长孙菽艺分别围绕履职相关情况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王衡作分享点评。
据了解,“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于14日上午启动,并在北京市政协、通州区政协、海淀区政协开展为期1天半的采访活动。随后采访团将前往广东、浙江、山东、安徽四省进行主题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