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呼吁设立“中国工匠日”
发布时间:2024-03-05 21:56:23 来源:团结网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将整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在两会上认真履职,为中国工匠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助力强国建设。”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在主持召开关于“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提案座谈会时这样说道。
郑亚莉已于2022、2023年连续两年提出关于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但距离‘全社会落地和真正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一线产业工人’,还有路要走。”郑亚莉表示,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有利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有利于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产业工人感受到因为技能而让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郑亚莉调研发现,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杭州、苏州、咸阳、青岛等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着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对此,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协同进行调研论证、工作推进。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
“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配套制度,让‘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更好发挥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郑亚莉这样建议。
郑亚莉还呼吁,积极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走向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闻超)
[ 责任编辑:程子豪 ]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将整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在两会上认真履职,为中国工匠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助力强国建设。”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在主持召开关于“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提案座谈会时这样说道。
郑亚莉已于2022、2023年连续两年提出关于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但距离‘全社会落地和真正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一线产业工人’,还有路要走。”郑亚莉表示,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有利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有利于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产业工人感受到因为技能而让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郑亚莉调研发现,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杭州、苏州、咸阳、青岛等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着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对此,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协同进行调研论证、工作推进。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
“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配套制度,让‘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更好发挥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郑亚莉这样建议。
郑亚莉还呼吁,积极开展工匠文化研究,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设计“中国工匠日”标识,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社区、社会乃至走向世界,发出工匠声音、讲好工匠故事,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