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洪慧民:契合产业发展需求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4-03-06 19:57:49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就将达到近3000万人。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补齐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江苏省委会主委洪慧民看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他认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还不强、社会认同度还不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需要长期保持的优势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全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在这条产业发展路径上,需要大量懂机器参数、绘图、编程,可以独立应对复杂场景解决问题的技术人才和现场工程师。”洪慧民说。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提到“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洪慧民给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体系”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建议将职业院校教育的起点设置为普高毕业,学生在高二完成普高学业以后进行分流,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分别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既回应人民群众呼声、缓解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又能整体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为培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洪慧民说。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2022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新技能等级制度实施尚在起步阶段”,洪慧民提出,应尽快制定、细化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和学历互通的实施方案,设计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挂钩参照机制,免申报、免评定,凭职业技能证书即可无差别、无阻碍地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和薪酬方面享受与学历证书同等待遇。“用政府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举措引领社会认知,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制造时代产业工人。”他说。(作者:叶芳 海报 :闻超)
[ 责任编辑:赵昕 ]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就将达到近3000万人。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补齐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江苏省委会主委洪慧民看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契合。”他认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还不强、社会认同度还不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需要长期保持的优势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全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在这条产业发展路径上,需要大量懂机器参数、绘图、编程,可以独立应对复杂场景解决问题的技术人才和现场工程师。”洪慧民说。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提到“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洪慧民给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体系”是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建议将职业院校教育的起点设置为普高毕业,学生在高二完成普高学业以后进行分流,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或者职教高考,分别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既回应人民群众呼声、缓解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又能整体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和认知水平、为培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洪慧民说。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2022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新技能等级制度实施尚在起步阶段”,洪慧民提出,应尽快制定、细化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和学历互通的实施方案,设计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证书挂钩参照机制,免申报、免评定,凭职业技能证书即可无差别、无阻碍地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和薪酬方面享受与学历证书同等待遇。“用政府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举措引领社会认知,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制造时代产业工人。”他说。(作者:叶芳 海报 :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