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委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8 15:03:30 来源:团结网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李心带来了三份建议,其中两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分别关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李心来说,这两份建议,是她精心准备了一年的“作业”。
2023年初,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宣示坚持制造业当家。民建广东省委会积极响应号召,李心多次带队到佛山、中山、东莞、珠海等制造业大市走访民建会员企业,深入基层倾听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履职建言积累了大量一手材料。李心还牵头成立“广东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的对策建议”课题组,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制造业产业集群等9条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制造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产业生态体系,除了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同样需要关注。结合广东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根据省委统战部安排,2023年,民建广东省委会围绕“聚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与致公党省委会联合开展调研。李心带队深入县、镇实地考察,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和成果研讨会,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获中共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被评为广东省统一战线助力“百千万工程”“十项深调研、十篇好成果”优秀成果。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外贸大省。调研中,李心了解到,受多重因素影响,外需不足、订单下降正在成为外向型制造业企业的突出痛点。在开展深入调研、积累大量素材、充分思考论证的基础上,李心此次提交的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可谓成色十足、干货满满。
李心认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受到“两端挤压”、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仍较薄弱、“卡脖子”问题突出以及复合型人才、技术工人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发展等问题。李心建议,要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计划,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李心认为,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赛道上,还存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引领未来产业的创新成果储备不足、科学技术变现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她建议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造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家重大创新计划项目中来。”李心说。
(作者:周福志、付伟、蒋杏,海报:闻超)
[ 责任编辑:张翕然 ]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李心带来了三份建议,其中两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分别关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李心来说,这两份建议,是她精心准备了一年的“作业”。
2023年初,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宣示坚持制造业当家。民建广东省委会积极响应号召,李心多次带队到佛山、中山、东莞、珠海等制造业大市走访民建会员企业,深入基层倾听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履职建言积累了大量一手材料。李心还牵头成立“广东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的对策建议”课题组,形成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制造业产业集群等9条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制造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产业生态体系,除了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同样需要关注。结合广东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根据省委统战部安排,2023年,民建广东省委会围绕“聚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与致公党省委会联合开展调研。李心带队深入县、镇实地考察,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和成果研讨会,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获中共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被评为广东省统一战线助力“百千万工程”“十项深调研、十篇好成果”优秀成果。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外贸大省。调研中,李心了解到,受多重因素影响,外需不足、订单下降正在成为外向型制造业企业的突出痛点。在开展深入调研、积累大量素材、充分思考论证的基础上,李心此次提交的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可谓成色十足、干货满满。
李心认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受到“两端挤压”、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仍较薄弱、“卡脖子”问题突出以及复合型人才、技术工人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发展等问题。李心建议,要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计划,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李心认为,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赛道上,还存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引领未来产业的创新成果储备不足、科学技术变现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她建议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造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家重大创新计划项目中来。”李心说。
(作者:周福志、付伟、蒋杏,海报: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