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
发布时间:2024-03-10 10:31:30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规模,并在此后继续攀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70万,再创新高。今年全国两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关注的话题之一。
“很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还有很多的岗位招不到人。”郑永飞分析说,这是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分类定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类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等方面同质化、与市场需求脱节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等。在他看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这样不仅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能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
对此,郑永飞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和统一高校的分类定位、推动高校特色与优势发展、注重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管等建议,统筹协调高校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资源条件和社会需求,郑永飞建议将高校划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与之相对应,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
具体来说,研究型高校注重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主要培养以获得博士学位为前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教学型高校注重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专、本科乃至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教学研究型高校只有其中一流学科培养学术型人才。
此外,郑永飞还建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加强校企合作。其中,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和创新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支持和帮助教学型高校加强与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在企业建立技能训练实验室、创业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机会的人才培养。(李筱)
[ 责任编辑:刘雪松 ]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规模,并在此后继续攀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70万,再创新高。今年全国两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永飞关注的话题之一。
“很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还有很多的岗位招不到人。”郑永飞分析说,这是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分类定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类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等方面同质化、与市场需求脱节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等。在他看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这样不仅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能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
对此,郑永飞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和统一高校的分类定位、推动高校特色与优势发展、注重学生一技之长的培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管等建议,统筹协调高校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资源条件和社会需求,郑永飞建议将高校划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与之相对应,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
具体来说,研究型高校注重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主要培养以获得博士学位为前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教学型高校注重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专、本科乃至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教学研究型高校只有其中一流学科培养学术型人才。
此外,郑永飞还建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加强校企合作。其中,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和创新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支持和帮助教学型高校加强与企业和行业之间的合作,在企业建立技能训练实验室、创业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机会的人才培养。(李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