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奇生:比较中审视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与历史定位

发布时间:2024-06-07 14:02:14 来源:团结网

6月6日,由民革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五位专家学者围绕孙中山与黄埔军校这一主题作主旨发言,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思考。以下是发言摘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王奇生

从世界革命史上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都是城市暴动型革命。革命过程中,没有建立职业革命武装,也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则是先建军校培养职业军官,然后建立正式的国民革命军,然后才发动北伐战争。所以中国大革命在军事上是一场正式的战争,而不是暴动。与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相比,中国大革命无论长度、强度、烈度都大大升级了。过去多从社会运动的角度看,认为五卅运动是中国大革命的开端。如果从武装革命的角度看,黄埔军校的建立,可以视为中国大革命的开端。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先建党、后建军”的做法,塑造了“党指挥枪”的格局,是最终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民党于1924年改组时,党、军几乎同建,很快形成了“枪指挥党”的格局,也是国民党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 责任编辑:丁咪 ]

相关新闻